欢迎访问茶叶之家

宋代茶叶,品味历史的芬芳

频道:茶叶功效日期:浏览:58

在中华茶文化的璀璨长河中,宋代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珠,宋代茶叶种类丰富多样,制茶工艺精湛独特,茶文化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,让我们一同穿越时空,探寻宋代的茶叶究竟有哪些独特的魅力。

宋代茶叶的种类

团茶

团茶,又称饼茶,是宋代极为流行的一种茶叶形式,它将茶叶采摘后,经过蒸青、榨去茶汁、研末、造形、烘干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制成,团茶的形状各异,有圆形、方形、花形等,其表面常常印有精美的图案和文字,不仅是饮品,更像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。

宋代的团茶以福建北苑贡茶最为著名,北苑贡茶制作工艺极为讲究,品质上乘,其中的龙团凤饼更是团茶中的极品,龙团凤饼的制作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,茶饼上刻有龙凤图案,象征着皇家的尊贵,这种茶饼的茶叶原料精选自优质茶树,经过精细加工,口感醇厚,香气清幽,在宋代,龙团凤饼是朝廷贡品,专供皇室享用,代表了当时团茶制作的最高水平。

散茶

散茶在宋代也逐渐兴起,与团茶不同,散茶是将茶叶采摘后直接烘干或晒干,保持茶叶的自然形态,散茶的制作相对简单,能更好地保留茶叶的天然风味。

宋代的散茶有许多品种,如日铸茶、双井茶等,日铸茶产于浙江绍兴会稽山日铸岭,这里山清水秀,云雾缭绕,所产茶叶品质极佳,日铸茶外形条索紧细,色泽绿润,香气高爽,滋味鲜醇,欧阳修曾在《归田录》中记载:“草茶盛于两浙,两浙之品,日铸第一。”双井茶则产于江西修水双井村,茶叶形如凤爪,芽叶肥壮,香气清幽,味甘醇美,黄庭坚对双井茶赞誉有加,他在诗中写道:“人间风日不到处,天上玉堂森宝书,想见东坡旧居士,挥毫百斛泻明珠,我家江南摘云腴,落硙霏霏雪不如,为公唤起黄州梦,独载扁舟向五湖。”生动地描绘了双井茶的美妙。

末茶

末茶是将团茶或散茶研磨成粉末状的茶叶,在宋代,末茶常用于点茶法,点茶时,先将茶末放入茶盏,注入少量热水调成膏状,然后再逐次注入热水,并用茶筅快速搅拌,使茶汤表面泛起丰富的泡沫。

末茶的口感细腻,香气浓郁,宋代文人雅士对末茶情有独钟,常常在品茶时吟诗作画,享受悠闲的时光,范仲淹的《和章岷从事斗茶歌》中就有“黄金碾畔绿尘飞,碧玉瓯中翠涛起,斗茶味兮轻醍醐,斗茶香兮薄兰芷。”的诗句,生动地描绘了末茶点茶时的美妙场景和独特风味。

宋代茶叶的制作工艺

蒸青

宋代茶叶制作中,蒸青是重要的第一步,将采摘下来的鲜叶放入甑中蒸制,使茶叶中的酶失活,从而保持茶叶的绿色和香气,蒸青的火候和时间都有严格要求,火候过大或时间过长,会导致茶叶色泽发黄,香气散失;火候过小或时间过短,则茶叶杀青不彻底,影响品质。

榨去茶汁

蒸青后的茶叶需要榨去茶汁,这是为了去除茶叶中的苦涩味,使茶叶口感更加醇厚,榨茶时,将茶叶装入布袋,放入榨床,施加压力挤出茶汁,榨茶的程度也需要恰到好处,榨得太干,茶叶香气不足;榨得不够,茶叶苦涩味难除。

研末

榨去茶汁后的茶叶要进行研末,将茶叶放入研钵中,反复研磨成细腻的粉末,研末的过程十分耗时费力,需要将茶叶研磨得均匀细腻,以保证茶汤的口感和品质,在宋代,一些名贵的茶叶甚至需要经过多次研磨,使其更加精细。

造形

对于团茶来说,研末后还要进行造形,工匠们用模具将茶末制成各种形状的茶饼,如圆形、方形、花形等,造形过程中,要保证茶饼的形状规整、紧实,表面光滑,这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,还需要丰富的经验。

烘干

最后一道工序是烘干,将造形好的茶饼或制成的散茶放入烘房烘干,使茶叶含水量降低,便于保存和运输,烘干的温度和时间要根据茶叶的种类和含水量进行调整,以确保茶叶的品质。

宋代茶文化与茶叶

点茶法与斗茶之风

宋代茶文化的一大特色是点茶法的盛行,点茶法不仅是一种泡茶方式,更是一种社交活动和文化艺术,人们在点茶过程中,注重茶汤的色泽、香气、口感和泡沫的细腻程度,斗茶之风也在宋代风靡一时,人们通过比较茶叶的品质、点茶的技艺来一决高下,斗茶时,茶盏、茶筅、水壶等茶具都十分讲究,成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在斗茶中,茶叶的品质是关键,优质的茶叶能够在斗茶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,如茶汤的色泽鲜白、香气清幽、口感醇厚等,宋代茶农和茶商们都十分注重茶叶的种植和制作,力求生产出高品质的茶叶。

茶诗与茶画

宋代文人雅士对茶叶情有独钟,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和精美的茶画,苏轼的《汲江煎茶》:“活水还须活火烹,自临钓石取深清,大瓢贮月归春瓮,小杓分江入夜瓶,雪乳已翻煎处脚,松风忽作泻时声,枯肠未易禁三碗,坐听荒城长短更。”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汲水煎茶的情景和品茶的感受,宋徽宗赵佶的《大观茶论》则是一部关于宋代茶文化的专著,对茶叶的产地、采制、烹试、品质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,为后人了解宋代茶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。

茶画方面,宋代画家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品茶、点茶等场景,展现了宋代茶文化的优雅与闲适,刘松年的《撵茶图》生动地描绘了宋代制茶过程中的碾茶、罗茶等场景,画面中人物形态各异,动作逼真,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当时制茶的热闹氛围。

茶与宋代社会生活

宋代茶叶不仅在文人雅士中备受推崇,也深入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,茶馆在宋代城市中随处可见,成为人们休闲娱乐、交流信息的场所,人们在茶馆中品茶聊天,享受着悠闲的时光,茶叶还成为宋代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,通过丝绸之路等渠道远销海外,传播了中华茶文化。

在宋代的婚礼、祭祀等重要场合,茶叶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宋代婚礼中有“下茶”的习俗,男方家向女方家送聘礼时,茶叶是必不可少的一项,这一习俗寓意着婚姻的美好和长久,在祭祀活动中,茶叶也是供奉神灵的佳品,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意和祈福的心愿。

宋代的茶叶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,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制茶工艺、独特的茶文化以及丰富的社会生活,团茶、散茶、末茶等种类繁多,各具特色;蒸青、榨去茶汁、研末、造形、烘干等制作工艺精湛复杂,宋代茶文化与茶叶紧密相连,点茶法、斗茶之风盛行,茶诗、茶画精彩纷呈,茶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虽然时光流转,但宋代茶叶的魅力依然散发着独特的光芒,吸引着我们去品味、去探寻那段辉煌的历史,让我们在茶香中感受宋代的韵味,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茶文化遗产。🍵 🌿 🌟